四分鐘黃金急救時間,決定一條生命的去留
香港的社會結構正在快速老化。根據政府統計,至2023年底,65歲或以上人口已超過180萬人,約佔全港人口的五分之一。到了2036年,這個比例將飆升至三分之一。隨著年齡增長,身體機能漸漸下降,尤其是心臟與血管的負擔加重,使得心臟驟停(Sudden Cardiac Arrest, SCA) 成為奪走長者生命的最大威脅之一。
與「心臟病發」不同,心臟驟停往往沒有預兆。當心臟電流突然亂掉,它會停止泵血,令人瞬間昏迷、停止呼吸。如果沒有在4至6分鐘內使用 AED(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)進行電擊除顫並配合CPR心肺復甦,大腦將因缺氧而永久受損,死亡率極高。
而在香港,救護車平均要8到12分鐘才到場——比黃金救命時間足足多了一倍。家庭成為最前線的急救現場。
---
一、心臟驟停最常發生的地方,其實就是家裡
心臟專科學院的研究顯示,七成以上的心臟驟停事件發生在住宅中。
許多長者在看電視、做飯、甚至午睡時突然倒下,家人驚慌失措,只能撥打999等待救護員。
但在這段等待的時間裡,生命往往早已流逝。
醫學數據指出,每延遲一分鐘使用AED,生存率會下降7%到10%。
第一分鐘電擊成功率約70%;第五分鐘剩下30%;十分鐘後,幾乎無法挽回。
這是冷冰冰的數字,也是每個家庭都不願經歷的現實。
---
二、AED操作很簡單,不需要醫學背景
很多人以為AED必須由專業醫護人員操作,但其實現代的AED設計非常人性化。
打開電源後,它會用清晰的語音一步步指導使用者,教你貼電極片、偵測心律、按下按鈕。
若患者的心律正常,AED不會釋放電流,因此完全不用擔心「誤電擊」。
只要肯嘗試,任何人都能在關鍵時刻拯救家人的生命。
有了AED,普通人也能變成臨時救護員。
---
三、為什麼長者特別需要AED?
隨著年齡增長,長者的身體變化會增加心臟驟停風險:
1️⃣ 慢性病多發: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會影響心臟電活動。
2️⃣ 多種藥物並用:不同藥物可能造成電解質失衡,引發心律不整。
3️⃣ 夜間高發:凌晨3至6點是心臟驟停的高峰期,因自律神經波動大。
4️⃣ 獨居比例上升:超過33萬名長者獨自生活,發病後往往無人察覺。
5️⃣ 不願打擾別人:許多長者不願報告不適,錯失治療黃金時間。
這些現實讓AED成為「家庭安全的最後防線」。它不取代醫療,而是在救護未到之前,爭取那最寶貴的幾分鐘。
---
四、為什麼不能只依靠公共AED?
雖然香港已有約3,000部公共AED,但多數安裝於商場、地鐵站或政府大樓。
偏遠地區與住宅區覆蓋率低,而且許多AED存放在管理處、保安室內,需要職員協助才能取出。
面對突發狀況,哪怕耽誤30秒,也可能錯失生機。
因此,擁有一部家用AED,放在顯眼、易取的位置(例如客廳或走廊),才是真正可靠的做法。
---
五、家用AED真的值得買嗎?
不少人擔心價格問題。其實現在家用AED的售價約港幣8,000至15,000元,使用壽命8至10年。
只需每兩至五年更換電池與電極片,維護成本極低。
以十年計算,每天的平均成本不到3元,卻能換來全家的安心。
相反,一次心臟驟停後進入ICU治療,費用可能高達50萬港元。
與其花錢買按摩椅,不如投資一台真正能救命的設備。
---
六、SilverMarket推薦:最適合香港家庭的AED選擇
作為長者健康用品專門平台,「老友記巿集 SilverMarket」嚴選多款通過香港衛生署認證的家用AED,包括:
🔹 標準型($8,500):輕便實用,簡單易學;
🔹 進階型($11,800):配有即時CPR指導與藍牙功能;
🔹 旗艦型($14,900):雙相波技術、雲端記錄、支援兒童模式。
產品特色:
✅ 中文語音與圖像引導
✅ 自動檢測與自我測試
✅ 長效電池可待機5年
✅ 通過CE與FDA認證
✅ 免費送貨與原廠保養
此外,SilverMarket還提供線上教學與專人諮詢服務,讓家庭輕鬆掌握AED使用方法。
---
七、SilverMarket的使命:讓急救知識走進每個家庭
SilverMarket不只是賣產品,更推動「全民急救」文化。
他們與聖約翰救護機構合作,舉辦免費CPR與AED培訓課程,讓社區居民學會自救與互救。
同時推動「樓宇AED共享計劃」,鼓勵住宅大廈配置公共急救設備,擴大社區安全網。
他們相信,擁有AED的家,不僅多了一台機器,更多了一份對生命的尊重。
---
八、結語:生命沒有重來,準備永遠不嫌早
意外永遠不會預告,但準備卻能改變結局。
今天的「未雨
綢繆」,可能就是明天挽回親人的機會。
立即行動:
🔸 上 SilverMarket.hk 瀏覽AED專區
🔸 聯絡客服了解型號建議
🔸 預約免費線上培訓
🔸 將AED放在家中顯眼位置
🔸 定期進行家庭演練